3月15日上午,著名散文作家萬伯翱先生在山西晉中盛世百荷書畫院院長武帆先生、中國老攝影家協會主席楊昌忠先生的陪同下,到我市張少石藝術館訪問交流。
張少石先生就書畫文化、國畫藝術等與萬伯翱先生、武帆先生和楊昌忠先生進行了交流,并現場揮毫潑墨。在張少石先生的筆下,無論是蓮荷仔鴨、雛雞河蟹,還是蝦戲浮萍、蘭草卉花,無論是濃墨重彩,還是略施丹青,無不氣韻稚樸、格調古雅、運筆酣暢、濃墨淋漓。
張少石號牧虎草堂主、伏虎散人,1951年生于河北省易縣,現任張少石藝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少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北京宣和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北京文房四寶堂藝術顧問、山東東方美術研究所創(chuàng)作研究員、煙臺國際書畫研究中心顧問、秦皇島警協畫院名譽院長。
張少石自幼習畫,畢業(yè)于北京美術專科學校,1972年從師國畫大師婁師白先生習大寫意花鳥,后傾心于畫虎。畫家在汲取前人工筆畫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地在構圖和用筆上進行變革。把小寫意畫法與工筆畫法融為一體,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筆下的虎多生活于崇山峻嶺之中,細致之處,毛發(fā)畢現,神態(tài)威猛,呼之欲出,意境創(chuàng)設的寧靜致遠與大自然有著天然和諧。著名國畫大師婁師白先生為其30米長卷《百虎圖》題跋:“少石仁弟畫虎有其特點,能自成風格,構圖嚴謹,生動有趣,可譽以虎王之稱。”《百虎圖》被業(yè)內人士譽為神品。
張少石的作品多次刊登于《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等各大報刊。個人傳略入編《中國書畫30年史》《中國書畫教育成就大關》,并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有《張少石畫集》。作品多次參加展覽并被國內外多家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2007年被授予世界華人杰出藝術家、共和國杰出藝術家并被國內外畫壇稱為“虎父”。
萬伯翱,祖籍山東省東平縣。1962年秋,其父萬里同志送他到艱苦的河南省黃泛區(qū)農場勞動鍛煉,其下鄉(xiāng)10年的先進事跡受到了周恩來總理、賀龍元帥、彭真市長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全國新聞媒體好評,成為當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先進典型。1972年考入河南大學外語系。畢業(yè)后分配到鄭州總參炮兵學院,曾任外訓大隊辦公室主任,北京炮臺科研所參謀。后調入北京武警總隊任(九支隊)團政委,后從部隊轉業(yè)到國家體委,先后任對外宣傳出版處處長,中國體育雜志社副總編、副社長,中國體育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發(fā)展中心主任。2004年退休。
萬伯翱先生一直筆耕不輟,利用工作之余進行文學、影視、散文創(chuàng)作,如電影《三個少女和她的影子》,電視劇《少林將軍許世友》《俠女十三妹除暴》,以他自己為原形的電視劇《大西北人》及根據他的散文改編的電視劇《賀帥釣魚》等。先后出版了散文集《三十春秋》《四十春秋》《元戎百姓共垂竿》《五十春秋》和山東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泰山兒女》(大16開上中下三卷160萬字)、中國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齊魯兒女》(8開上中下三卷300萬字)等,深受讀者喜愛。(記者 王輝 特約記者 陳立英 趙萬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