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五一”假期,五萬多名建設者與廣州地鐵建設一起成長,用辛勤付出和揮灑的汗水詮釋“勞動最美”。他們如同一個個原子,組成合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實現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
今年是李貴吉“從業(yè)”30周年。作為“70后”,李貴吉于1993年參加工作,先后參與了京九線、西康線、內昆線、蘭武線、青藏線等鐵路項目及深圳、杭州、成都、廣州等20多條國家重點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變配電項目,如今的他是中鐵一局廣州地鐵十二號線第九項目部“鐵成班組”的班組長,被稱為工地上的資深“電工”。
30年來,李貴吉都在施工一線“摸爬滾打”,如今已經擁有4項發(fā)明專利及4項國家級QC項目成果?!拔易钕矚g的,就是在施工現場和工友們琢磨點新東西,搞搞小發(fā)明,”李貴吉說,“我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推動地鐵建設,反過來地鐵建設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舞臺。”
近年來,他和同事們針對廣州地鐵變電所除濕防潮專用裝置和絕緣安裝開展技術攻關,相關成果已經在地鐵十二號線應用。“廣州地鐵的前景廣闊,我們還可以做更多嘗試。”這個五一,李貴吉將自己“扎”在工地現場,圍繞地鐵十二號線開展基于統(tǒng)一測量數據的疏散平臺物料自動化配比、“四電專業(yè)”快速插接式成端等技術研究。
和李貴吉一樣扎根施工現場的還有王棟棟,90后的他如今是中交隧道局廣州地鐵十二號線二項目部的技術骨干。2019年12月,一紙調令將他從烏魯木齊調至廣州,負責施工方案編制、施工計劃管控及工程量的核算,他所在的項目負責6站6區(qū)間的施工任務,車站施工涵蓋明挖法、半蓋挖法、頂管法、暗挖法等施工工法,區(qū)間采用常規(guī)土壓平衡盾構機、雙模盾構機及大直徑泥水盾構機施工,工法繁多、施工挑戰(zhàn)大,給他出了不少難題。
兩年多來,王棟棟把自己的“戰(zhàn)場”搬到了盾構機艙內、掌子面前,爭分奪秒和工友們一起清障礙、戰(zhàn)“溶洞”,僅用189天就完成主體結構施工節(jié)點任務,為新白區(qū)間、白云區(qū)間盾構始發(fā)提供條件?!斑@個假期,我要釘在施工現場,啃下這個‘硬骨頭’”,目前白云文化廣場站正在進行出入口及換乘通道的施工,王棟棟有信心再度攻克難關。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天研 通訊員 陳虎輝、張晨牧、魯懷琦
關鍵詞: